【女流文學網,感情文學網,閱讀文章網,經典文學作品,美文摘抄600字,www.huazlang.com】
當前位置: 女流文學網 > 正文

石筑的《易經》 - 余秋雨散文

專題: 散文 文明 金字塔 永久 名家賞析 余秋雨
作者:一諾 來源:女流文學網 時間:2019-12-03 13:40:23 ?閱讀:0   網上投稿
一九九九年十月九日下午,埃及開羅,夜宿Les3Pyramides旅館還是金字塔。

由于沒有充分的證據肯定這幾座最大的金字塔是法老的墓,現代有不少學者根據金字塔所包含的各種建造數據與天體運行規則的對應性、預見性,斷言這是古人對后人的一種智能遺囑。這用我的話來說就是,它們就像用巨石筑建的《易經》,后人讀得懂就讀,讀不懂就獨處一隅,等待著更遙遠的后人。

這種思路很有趣味,如果有可能,那么金字塔就屬于“另類文明”。其實,不說建造目的,光看那種無法企及的建造手段,也已關及“另類文明”。我本人并不傾心一度相當流行的所謂金字塔是外星人所造的說法,比較主張它們出于我們并不清楚的一種也屬于人類自身的文明。

當一切不可能已經變成事實矗立在眼前,那么不妨說,金字塔對于我們長久津津樂道的文史常識有一種局部的顛覆能量,至少指點我們對文明奧義的解讀應該多幾種語法,而不能僅止于在一種語法下詞匯的增加。

本來也許能解讀一部分,可惜歐洲人做了兩件不可饒恕的壞事。

第一件是,公元前四十七年,凱撒攻占埃及時將亞歷山大城圖書館的七十萬卷圖書付之一炬,包括那部有名的《埃及史》;第二件事更壞,四百多年之后,公元三九○年,羅馬皇帝禁異教,驅散了惟一能讀古代文字的埃及祭司階層,結果所有的古籍、古碑很快就沒有人能解讀了。

如果說第一件事近似秦始皇焚書,那么第二件事正恰與秦始皇相反,因為秦始皇統一了中國文字,相當于建立一種覆蓋神州大地的“通碼”,古代歷史不再因無人解讀而局部湮滅。須知,最大的湮滅不是書籍的亡佚,而是失去對其文字的解讀能力。

在這里我至少看到了埃及文明中斷、中華文明延續的一個技術性原因。初一看文字只是工具,但中國這么大,組成這么復雜,各個方言系統這么強悍,地域觀念、族群觀念、門閥觀念這么濃烈,連農具、器用、口音、飲食都統一不了,要統一文字又是何等艱難!在其他文明故地,近代考古學家遇到最大的麻煩就是古代文字的識別,常常是花費幾十年才猜出幾個,有的到今天還基本上無法讀通,但這種情況在中國沒有發生,就連甲骨文也很快被釋讀通了。我想,所謂文明的斷殘首先不是古代城郭的廢弛,而是一大片一大片黑黝黝的古文字完全不知何意。為此,站在尼羅河邊,對秦始皇都有點想念。

當法老們把自己的遺體做成木乃伊的時候,埃及的歷史也成了木乃伊,而秦始皇卻讓中國歷史活了下來。我們現在讀幾千年的古書,就像讀朋友剛剛寄來的信件,這是其他幾種文明都不敢想像的。

站在金字塔前,我對埃及文化的最大感慨是:我只知道它如何衰落,卻不知道它如何構建;我只知道它如何離開,卻不知道它如何到來。就像一個不知從何而來的巨人,默默無聲地表演了幾個精彩的大動作之后轟然倒地,摸他的口袋,連姓名、籍貫、遺囑都沒有留下,多么叫人敬畏。

金字塔禁止人攀援,但底下的八、九級,去爬也沒有人阻止。我爬上幾級,貼身抬頭,長久地仰望著它。它經過幾千年“作舊”,已經失去任何細部的整齊,一切直角變成了圓鈍,一切直線變成了顫筆,因此很像一種天造地設的自然生成物,但在總體上,細部的嶙峋仍然綜合成直筆。世上其他景物大多是自然構劃整體,人力雕琢細部,金字塔正好相反,磨琢細部的是自然,構劃整體的是人類。金字塔在不聲不響之中也就撐開了兩筆,寫了中國的一個“人”字。

兩筆陡峭得干凈利落,頂部直指太陽,讓人睜不開眼,只有白云在半坡上殷勤地襯托。

聽到許戈輝在攝像機前說“永久”,仿佛提到,再過五千年,它們還會是這個樣子。這便啟發了我的一個想法???金字塔至今不肯坦示為什么要如此永久,卻不小心透露了永久是什么。

永久是簡單,永久是糙糲,永久是毫不彎曲的憨直,永久是對荒漠和水草交接的占據,永久是對千年風沙的接受和滑落。

無法解讀是埃及文明的悲劇,但對金字塔本身而言,它比那些容易解讀的文明遺物顯得永久。通俗是他人侵凌的通道,邏輯是后人踩踏的階梯,而它干脆來一個漠然無聲,也就筑起了一道障壁。因此還可以補充兩句:永久是對意圖的掩埋,是把復雜的邏輯化作了樸拙。

[賞析]

余秋雨在國外游歷時善于考察民族文化的差異。在這篇文章中,他結合實地觀察,加上個人經驗,使讀者對埃及文化與中國文化的不同之處有了一個大致認識。

作者告訴我們,埃及和中國同屬世界文明古國,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國的《易經》有著某種共性特點:像是古人對后人的一種智能遺囑,“后人讀得懂就讀,讀不懂就獨處一隅,等待著更遙遠的后人”。而埃及文明與中國文明又有著極大的差異。埃及文明是斷殘的,而中華文明是延續的,幾千年的歷史一脈相承。正如作者所說:“所謂文明的斷殘首先不是古代城郭的廢弛,而是一大片一大片黑黝黝的古文字完全不知何意?!?br/>
作者以層層遞進的方式分析了埃及文明斷殘的原因,是歐洲人的入侵,人為地阻斷了文明的流脈,導致所有的古籍、古碑沒有人能解讀?!白畲蟮匿螠绮皇菚耐鲐?,而是失去對其文字的解讀能力?!弊髡叩倪@一段話是千真萬確的。讀者完全能夠理解站在尼羅河邊的作者,“對秦始皇都有點想念”的緣故。是秦始皇讓中國歷史活了下來。秦始皇統一了中國文字,相當于建立了一種覆蓋神州大地的“通碼”,中國古代歷史不再因無人解讀而局部湮滅。

不光是埃及,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另兩個文明???印度文明與兩河文明也斷殘、湮滅了,唯獨中華文明完好地保存了下來,甚至“我們現在讀幾千年的古書,就像讀朋友剛剛寄來的信件”。

讀余秋雨的這篇文章,身為炎黃子孫,會對中華文明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
    ?
    蜜桃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男男|久久免费看少妇A级特黄|免费一级α片在线观看|粉嫩国产14XXXXX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