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個全人類的體育圣地會有這么好的風景,在快要到達之時就已經是密樹森森、清溪淺淺,道路、房舍也變得越來越齊整,空氣間洋溢著一種不知來自何處的自然清香。一腳踏入圣地,你一定會猛然停步,因為被一種陣勢嚇著了:無數蒼老的巨石,不管是當年的樓礎、殿基還是雕塑,全都從千年的頹弛或掩埋中踉蹌走出,整整規規地排列在大道兩旁。就像無數古代老將軍們煙塵滿面地站立著,接受現代人的檢閱。
這條大道看不到盡頭,只知道它通向一個最簡單的終點:為了人類的健康。
見到了宙斯神殿和希拉神殿,搞清了古代每次運動會前點燃圣火的路線,抬頭仰望昂然云天的無數石柱,不能不承認,健康是他們的宗教。
走進一個連環拱廊,便到了人類黎明期最重要的競技場。跑道四周的觀眾看臺是一個綠草茵茵的環形斜坡,能坐四萬人,只有中間有幾個石座,那是主裁判和貴賓的席位。實在忍不住,我在這條神圣的起點性跑道上跑了整整一圈。許戈輝在一旁起哄:“余老師跑得不對,古代奧運選手比賽時全都一絲不掛!”
我說:“這要怪你們,當年這里沒有女觀眾?!?br/>
確實,當年有很長時間是不準女性進入賽場的,要看,只能在很遠的地方。據說,進門左側背后的大山坡上,可讓已婚女子觀看,而進門正前方幾乎一公里遠的山頭上,才讓未婚女子遠眺。許戈輝說:“原以為運動場是少女挑選如意郎君的好地方呢!”
聽這里的人介紹,當年有一個母親化妝成男子進入賽場觀看兒子比賽,兒子獲得冠軍她一聲驚呼露出女聲,上前擁抱又露出女形。
照理應該懲罰,但人們說運動冠軍一半是人一半是神,我們怎么能懲罰神的母親?此端一開,漸漸女性可以入場觀看比賽了。
漫步在奧林匹亞,我很少說話,領受著不輕的文明沖撞。我們也有燦爛的文化,但把健康的概念如此強烈地納入文明,并被全人類接受,實在是希臘文明值得我們永遠仰望的地方。古代希臘追求人的雙重健康:智力的健康和肢體的健康。智力的健康毋須多言,正如一些西方學者所說,在哲學、倫理學、邏輯學、數學、美學、醫學、法學等等領域,我們至今仍在用希臘的基礎話語在思考;肢體健康更有一系列強大的證明,例如今天全世界還在以奧林匹克和馬拉松的名義進行體育競賽,希臘的人體雕塑至今仍是人類形體美無可企及的標本。
把智力健康和肢體健康發揮到極致然后再集合在一起,才是他們有關人的完整理想。我不止一次看到出土的古希臘哲學家和賢者的全身雕像,大多是須發茂密,肌肉發達,身上只披一幅布,以別針和腰帶固定,上身有一半袒露,赤著腳,偶爾有鞋,除了憂郁深思的眼神,其他與運動員沒有太大的差別。
別的文明多多少少也有這兩方面的提倡,但做起來常常顧此失彼,或流于愚勇,或流于酸腐,或追慕騎士,或仿效寒士,很少構想兩相熔鑄、兩相提升的健全狀態。因此,奧林匹亞是永恒的世界坐標。
我歷來認為各種偉大文明都自成結構,很難拆開了作局部比較,但在奧林匹亞,我明確無誤地感受到了古代中華文明的差距,而這個差距的產生,不是由于局部,而是關及人的整體。中華文明較少關注個體意義和機體意義上的自我,在人際關系上做了太多的文章。結果,真正的健全缺少標志,缺少賽場,只有一些孤獨的個人,在林泉之間悄悄強健,又悄悄衰老。
[賞析]
這是一篇寫希臘奧林匹亞的游記。整篇文章論說部分占了大半篇幅,但讀起來卻毫無學究氣,議論、敘述、描寫等手法交錯,議論時侃侃而談,觀點鮮明但頗具鋒芒;敘述時生動,看似輕描淡寫而實質上舉重若輕;描寫時有聲有色,十分傳神。
文章第二自然段,首句是發自內心的議論:“沒想到這個全人類的體育圣地會有這么好的風景”,接著是一段夾敘述類描寫,使讀者對奧林匹亞的概貌有了一個大致的認識。文勢如行云流水,敘述語言優雅而不賣弄;“密樹森森”、“清溪淺淺”等描寫,使讀者對密林、清溪有了形象化的印象。文章中有多種修飾手法的運用,用“蒼老”修飾巨石,是一種生動的比喻;“從千年的頹弛或掩埋中踉蹌走出”修飾殿基、雕塑,是匠心的象征;用“像無數古代老將軍們煙塵滿面地站立著”修飾雕塑,是形象的比喻。
文章接著通過游人間的對話和當地人的介紹,對奧林匹亞精神和希臘文明作進一步的分析,進而對古代希臘追求人的雙重健康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指出:“希臘的人體雕塑至今仍是人類形體美無可企及的標本?!?br/>
文章的第二部分是理性的思辨。這部分開頭的第一句話:“把智力健康和肢體健康發揮到極致然后再集合在一起,才是他們有關人的完整理想”,可以說是對第一部分內容的一個總結。這部分內容主要是用陳述句來表述,筆墨輕松風趣,如同朋友聚首時的隨意交談,語言準確、生動而質樸,富于邏輯力量。
作者能嫻熟地駕馭語言,游刃有余,使人在閱讀時感到趣味橫生,又深受啟迪。
讀《永恒的坐標》,使人對魯迅所說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