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大弟弟三歲,在他們的小時候,弟弟憨巴巴姐姐鬼靈靈。
他們生活在一個很大的家庭里。那個年代里的小孩子不是家里中心。不會走路時他們是母親背上的小累贅,稍大點便是家里的小幫手。
不被溺愛卻也自由自在的童年時代。
屋后的大沙崗是他們的樂園。在小孩子的眼里沙崗高得簡直都要參天!南面還囤住了一個日本人的炮樓,偶爾地會挖出來一截朽爛的槍筒。姐弟倆的童年里,沙土塊是他們的魔法玩具。一只只或圓或扁的雞蛋,一個個有胖有瘦的小人兒,都從手下的土塊中變幻出來。制造得最多的是小車,當然,不是如今的小轎車,是那時家家必備的人拉小板車,沙土塊磨兩個轂壚。中間鉆孔插一小木棍,老村醫家討來的藥針盒做車身,固定好拴上繩,一個小車就大功告成。
弟弟的話語剛剛學全,有點絮煩。一個小車做好,弟弟問道:“小薇子,你還跟我玩嗎?”
“跟你玩”姐姐手里忙乎著嘴里忙應著。
又一個小車做好,弟弟再問:“小薇子,你還跟我玩嗎?”
“跟你玩!”姐姐頭也不抬只管磨土塊。
車大大小小做了好幾個,弟弟又要追問了:“小薇子,你不跟我玩了嗎…”
姐姐沒有耐心了,一把推過去,弟弟蹲在地下壓碎了一地的小土車…
弟弟哇哇大哭。
哭累了也哭煩了,姐姐拽起弟弟的兩只胳膊把他背在背上往家走,弟弟的腳拖著地,滿是黑道兒道兒的小臉藏在姐姐脖頸后。
“小小子兒,坐門墩兒,哭著鬧著要媳婦兒…”弟弟伏在姐姐背上搖頭晃腦跟著姐姐念著。
歌謠聲蜿蜒在回家的小路上……
姐姐頭發黃黃眼睛大大,伶俐的嘴巴像只小燕子常會賺來糖果,弟弟3歲了才會說話即便不笑眼睛都像細細彎彎的小月牙。
直到入學了弟弟都不知道自己有幾個姨姨幾個姑姑。而又該跟著誰叫姨夫誰叫姑夫。
也難怪,誰讓那個年代里的小孩子們姨姨姑姑都那么多呢!要記得清楚很廢神呢!
更何況,小孩子的腦筋也是很忙的!
春天里蝴蝶穿花看誰套住最多這個得勤加練習是要比賽的,夏天到了村東頭老柳遮天哪一株下知了猴兒最多可要勘探清楚別讓其他伙伴搶先了…鄰家的三兄弟是姐弟倆的首領,首領仨七嘴八舌發號施令了,衛兵倆樂顛顛地匆忙執行。一天一天日程滿滿。
那時的學校生活倒是輕輕松松。老師之于學生就如悠閑的羊倌放了滿山滿坡散漫的羊兒。草場青青任你自由采食自在成長。
小學生姐姐依舊頭發黃黃眼睛大大只是文靜了好多不再像個嘰嘰喳喳的小燕子。小學生弟弟被問及自己的姨夫姑夫依舊是迷迷糊糊叫自己的姐姐還是一口一個小薇子。文靜的姐姐只知道埋頭讀書且還看上了繁體字的長篇小說。貪玩的弟弟成績平平把鬧鐘拆了又裝整天念叨著日后要造什么什么樣子的機械。姐姐聽得老不耐煩卻也只是口頭挑釁再也不能推弟弟一個跟頭。因為弟弟已經長高了。
大概是五年級時弟弟拿到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張獎狀。月牙眼笑成了一條縫。人家問他的學習心得,他苦思無果只好承認是瞎貓碰上死耗子了。
可巧這世上的死耗子竟那么多,這一只那一只地等在每一個路口讓弟弟就這么一路順風順水地直升了大學。而在當時這里的大學生是名符其實的萬里挑一的。
長大了的弟弟一行一動卻越來越像哥哥。好吃的東西他都不愛都要留給姐姐,家里的活計不分輕重不論大小只要看見馬上撂下書本搶在前面去干。姐姐要買的東西總是很多財政不予支持弟弟總會不假思索地將零用錢偷偷奉上,毫不考慮余下的兩個星期怎么過。…中學讀完弟弟賣光了書籍筆記給姐姐買了套精美的詩詞集,大學里的第一筆獎學金買了愛華隨身聽帶回來送姐姐,立體聲裊裊繞繞感動得姐姐幾欲淚下。
時光慢慢地走著,冥冥中似被指引著做夢般弟弟完成了他兒時的空想讀了機械設計專業,東北的大學尚未讀完便將工作簽在了大西南。而姐姐也永遠地離開了畫滿童年記憶的小村離開了父母親越走越遠。